面对《56号教室》,我如同结识了一位卓越的教育专家,由他牵引着走在教育的长廊同时聆听他娓娓道来的讲述——教育的真谛和成功方法。让我更深层的思考基础教育的原则究竟应该是什么?要怎样地去实施和实践。此章节内容让我对引导孩子读书有了新的认识。
在生活、工作中相对来说自己还算是比较爱读书的人,因为无论面对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我都主张他们平时多读书,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自以为此方面做得还算过得去。但今天看来自己在阅读的引导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方向性错误。
很少有孩子爱读书,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我最初采取的方式是无论什么书只要孩子爱读就好。我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读书的内容上会有所突破和指向。因此,带孩子去书店的时候,我从不限制孩子的选择,只要你喜欢就买下来,从不阻挠。但今天看来是不完全正确的。
挑选优秀的文学作品。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等特点帮助和建议孩子选择读书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孩子免除和纠正读书中的一些误区。在选择图书时成人要把握主流书籍,适当征求和采纳孩子的意见帮助孩子选择。让孩子与优秀作品进行思想上的对话,从作品中潜移默化地汲取到良好品质和作品蕴含着的知识,使孩子变得更高雅博学。
让孩子多多接近图书馆。面临当今信息世界的发达,家庭信息设备的增加使很多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再带孩子去图书馆,自己在家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就可以博览群书,即省力又省钱,大不了在网上订购,孩子可以在家自享其乐,何乐而不为。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带孩子去图书馆在读书的同时更好地感受读书的氛围,在那里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出年龄层人的读书氛围,感染孩子更加热爱读书,知道读书是一个学习,是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读者之间还可以进行无声(了解他人读书的类别和内容)和有声(小声简单)的交流,这些都可以拓展孩子读书的范围和扩大孩子们的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成人要经常参与孩子的读书,友好陪读。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捧着一本书看着看着或笑出声来,或欢呼,或流露出赞叹厌恶,或拉着大人一起分享,或滔滔不绝地表述等等表情和行为,这说明孩子与书的内容产生了共鸣,这时大人们可以适时地给予支持,理解和赞赏,切不可在孩子渴望地拉着你一起读书的时候置之不理,友好地氛围下适当地配合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内容,这样会增加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感受到读书的成就感。
热爱读书的人生活精彩,热爱读书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更精彩的人生。做为教育者我们的精彩在于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最后再次分享书中影响我最深刻的内容:
佳句: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