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前早已听闻其家教理念受人欢迎,拿到家教图书以后,认真拜读这“教育奇迹”,果然令人眼睛一亮,它有让人想一口气读完的魅力。雷夫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也有过。但雷夫老师认识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奉献的,是我们有过但也不曾有过的,他的教育成果让人赞叹不已。他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爱学习的天使,他的学生们从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一个个全面发展的人,考上顶级名牌大学的更是比比皆是。他在平凡的56号教室,对学生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非常之举,有哪些是看似平凡的行动,他却坚守了几十年有了惊人的成就。来看看雷夫老师在书上介绍他的做法。
第一部分:家的温暖。(其实这是我们说的德育或思想品德教育部分,内容很是具体,而作用比我们的空洞说教更有力更有实效得多)
第56号教室给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
首先,在第56号教室里,让孩子们缺少了这样的东西——害怕,以信任取代让学生恐惧的惩罚,这样的结果是班风好,孩子们很沉静,文明有礼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老师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身教重于言教。班上的纪律必须合乎逻辑,真正做到了公平,惩罚也相当的人性,而让学生真心觉得不应该再犯。
以信任为基地,规划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六个阶段,并且抓住这六个阶段进行教育: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个六阶段,层层深入,让学生达到了很好的自律效果。有了这第一部分的东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和氛围就相当的好了,学生的上进心也激发出来了,并且有相当的自律意识和能力了。
第二部分:家教方法。这里介绍的是促进孩子进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阅读无疑是学习最为重要,培养阅读乐趣、激发阅读热情、选择引人入胜的阅读内容,并且有大人指导,有别人评价和集体的表扬。这样的阅读,学生喜欢;这样的阅读,给了学生一个全新的世界,情感丰富了,视野开扩了,知识全面了,情趣多彩了能力提升了。
写作是学生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所以雷夫老师精心设计写作训练,从基础,到写书……
把历史教学与电影,电视,历史故事,演戏等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印象深刻而又兴趣横生。动手与实际结合的自然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艺术教学,让艺术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习的兴趣。各种音乐社团的建设计参与,并给孩子们设计好表演的舞台给予表演的机会。美术课和体育课程的全面开发。训练队伍。为比赛做记录和裁判。去看比赛。让学生学会经济,了解经济规则,学生管理财物。学会经济意识。学会节俭和享受、投资理财。
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雷夫老师是完全按课程标准,并且是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程,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找到学生自己的喜欢点,兴趣点。
第三部分:疯狂之举。精心设计和组织每一个课外活动,并在课外活动中,利用各个机会,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收到了惊人的成果。
给学生们看电影的时间,并带孩子们对头电影进行评价,全面分析了解电影里的英雄人物。带孩子们前去旅行,在行万里路中,学习思考,进行全面的实践。带学生玩摇滚,开演唱会,让学生享受疯狂音乐的魅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生活娱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圣诞节及其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选择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力,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进行各种艰苦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读过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慨良多。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评价学校教育的成果越来越急功近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也过于理想化,有的甚至远离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升学,违背青少年发展的规律;学校教育内部里的浮躁情绪也比较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老师雷夫实践确实让人感觉到惊奇。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太快,让人们来不及停下来想想,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而不仅仅是为了讨好社会及主管部门的眼前评价,也不仅是家长的喜好。雷夫老师的艰苦探索旅程和卓著的实践成果,让我们清醒的看到了教育回归本真后的无穷魅力以及带来的对人发展的长远价值。
那么,做本真的教育,让教育回归到最本质的状态,需要我们教育者做什么呢?需要我们教育探索具有哪些精神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勇敢的精神。雷夫老师在“魔鬼无处不在。对于那些麻木不仁且毫无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政客,过度在意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环境里,战胜了自己,也战胜环境的不利,排除一切干扰,勇敢的探索。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各项困难,也需要勇敢的精神,战胜困难,才能不断的取得成功。
二、 奉献的精神。正如作者说的:我希望读这本书的人能够认识到,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专注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需要作出相当大的牺牲,时间上的奉献,要有全情投入情怀。
三、 坚守教育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前进步伐,坚持与社会同步而又遵守教育的独立性。激发学生和老师的无限潜能,千方百计寻找最佳方法,是取得成效的有力支撑。
四、 长远的眼光。面向学生的未来的长远眼光,着眼未来。有长远的眼光,长期的坚守,防止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