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靠自身良好的记忆力是否就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答案需要我们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才行的,并不能一概而论。
尽管在
家教界,训练学生成为优良的考试机器早已行之有年,
东莞家教行业里也是如此。为了顾全面子,通常不会公开承认他们在教学背数学。但几个有影响力的补习名师,他们认为数学也可以背背,就像学文科一样。他们认为“背多分”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科目,良好的记忆力是不可少的。只要不是非健康状态,记忆能力会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倘若没有一点记忆,又想提高数学成绩,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记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不应该是学习的全部。
记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与成绩有关。那么,是不是好到能把所有教学公式、概念、定理等都记下来,数学成绩便能居高不下?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举个例子,不止是学生,即便是家教名师,也有人乱套公式解题的情况。其实,这里是闹了大笑话。不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单单从形式上套用公式,没有任何理由拿出来乱套,而得出的结论刚好和标准答案一样。这不可笑吗?
不可否认,基本的记忆能力对数学成绩有很大影响。可是,想真正要学好数学,掌握知识,还必须靠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只能当理解过程的工具而已。当我们学习一个定理、概念或公式之时,我们不妨思考它的来源,知道它的使用条件,适合使用范围,求解的对象等。在练习中联系几个题目,并细细思考。当面对几个新题目的时候,要从题目特征入手,联想公式,用记忆里的知识工具进行解题。
做数学题目,应该掌握原理,而不是背某个题目。掌握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学好数学的最高境界——无招胜过有招。对于任何数学难题,到了真正的数学高手手里,即使未曾见过,也能静下心来分析解题、见招拆招,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想到达此种境界,那就应该先从基础知识入手。领悟好基础知识,熟练运用于解题中。如果还没达到这种境界,就不能心急。从平常的学习过程开始,慢慢“入戏”。即使是让名师训练学生,也不能让每个学生有这种能耐。因为学习是积累性的,要从小到大,少到多。
从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以及不断检查数学学习的过程发现,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市面上还会有那么多公式呢?有几点原因,很多同学连某个公式移项到另外的结论都会怕,所以干脆就把它裂成公式。我觉得,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理解所学的内容,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