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庭教育:孩子被成为懒人 |
文章来源:东莞理想家教网 文章作者:谭老师 点击:2929 录入时间: 2011-5-2 大 中 小 |
身为家长是否经常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懒,对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感到生气与无奈,而不知所措?据了解,86%以上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懒人,而且这些人群中97%以上的家长对孩子发泄过自己的情绪,呵斥与怪责。那么,孩子是不是真的像家长的感觉那样“总是很懒”? 其实,很多教育界的专家早已发现这样的家庭教育现象,家长普遍地在无意间给孩子贴上了“懒惰”的标签,而且望儿女成龙成凤的心理越是强烈,这样的心理越明显。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甚至是不切合实际的,没有联系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能力、爱好与理想,因此孩子总是不能跟着家长的步伐,遵循家长的想法来做事,进而让家长认为孩子不够努力,孩子“被成为懒人”。 孩子的缺乏阅历,心理承受能力比成人要弱很多,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刺激,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家长做事总要把握好一个“度”,家长的想法或做法过于成熟,孩子却不能轻易接受,也往往容易给孩子敏感的心灵带来伤害。那么,家长发现自己已经犯了这样的错误该怎么办? 家长要考虑孩子的个人能力与身心发展水平,来给予孩子合理的期望。对孩子的要求要想想,“如果是我小时候或这个年龄阶段,能不能做到同样的事?”这是一个很常用的比较手段,对于没有这样想过的家长来说,可以借鉴。然而,这样的比较方式并不科学。例如,年长的父母在小时候能早上四五点起床读书学习,难道就要要求孩子也要这样做吗?难道孩子早上六点起床看书学习就是懒了么?很明显,一味地追求与比较,可能无意间给孩子带来压力。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但是不能一切都要依靠家长的想法,有时还需要跟孩子的状况联系起来,尽量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把恨铁不成钢的气话换成鼓励孩子言语不是更好么?懒惰的“标签效应”只会让懒人更懒,勤奋的孩子真的变成懒人。(东莞家教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