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家教网 由于下雨,今天学校的操场不能上间操,我决定利用间操的时间将早自习布置的习题讲评一下。同学们思想非常集中,思维活跃,效果很好。
紧接着开始的第三节课,我安排学新课,大约十几分钟后,有个别学生开始不注意听讲了,我提醒了几次,可是一会儿又开始犯毛病,我发脾气了,重点训了四个学生,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回到办公室,我静下心来认真对今天的课进行了反思。我觉得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我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毕竟也是儿童,时间长了,思想怎么会一直集中呢?课堂教学效果差,我觉得是我安排上有失误。
下午我来到教室,我对学生说:“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上完课都要进行反思,想一想效果好,好在哪里?效果差,差在何处?原因是什么?”我把我今天的反思结果说给了孩子们听,又说了以后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要进行合理安排。我真诚地向全班学生道歉,又向那四位同学特别道歉:“今天是老师太过火了,自己安排上有失误,却责怪你们,太不应该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下课铃响了,有两个平时很调皮的男生悄悄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郭老师,您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们道歉,我对您的精神感到崇敬。”我太激动了,我深深的被孩子们的真情流露所打动。
原来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并不难,关键是自己能否敞开自己的心灵,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孩子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尊重孩子们的感受,用心灵去引领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