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点评:对于给孩子爱和自由家长也许不耐烦了,哪个父母不爱孩子,没有给孩子自由?想一下似乎很简单但对于自由和爱的理解似乎过于字面化。

教育者必须理解爱与自由的真正意义

[日期:2014-01-04]   来源:教育点评网  作者:教育点评网   [字体: ]
教育者必须重生——这是孙瑞雪老师提到的话:教育者必须“死去”,然后和受教育者一起“重生”。这是一种很深的境界,而在当前中国的很多教育机构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在孙老师的世界里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爱与自由,而这些东西让我深深的感动。 
关于爱与自由。 
在我以前幼儿园工作的环境里,我看到一些所谓的“爱”,老师会告诉家长甚至所有的人说她们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她们有多么多么的爱孩子,而她们也会尽可能的在家长面前表现出对孩子的热情,但是,当幼儿园的大门关起,孩子们在这个本该充满童趣和欢乐的世界里,享受到的又是另外一种“爱”。 
老师似乎永远那么忙碌,她们忙着讨论某个新话题,却没发现一个刚送来的孩子站在操场哭泣,她们顾不上听完孩子一句断断续续的报告就打断,却反复的说着自己想说的,孩子听不懂的话,她们等不及孩子自已的事情自己做,却让孩子做一些不该是孩子做的事情,她们利用室内活动时间和隔壁班的老师大声的在交流,却要求孩子静静坐在位置 ,不许有声音…… 她们利用那点自以为是的“爱”费尽心思的教孩子读书写字,唱歌画画,却滋养不了孩子的心灵。什么是真、善、美?想必连老师自身都没有深刻的悟解吧!!不然为何绕过这些简单而重要的人生真谛,兜一个大圈子去强迫幼小的孩子学习那些所谓的有用知识呢? 
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知道,在孩子身上我也犯过一些让自己无法容忍的错误,因此内心充满了矛盾,也曾置疑过自己是否具备这个行业的基本操守。但,当看到周边的同行有着比我还要恶劣得多的行为和手段,我找到些许平衡,即使如此内心还是常常感到很不安和羞愧。 
爱是恒久的忍耐,很早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句话。但人是常常会被自己的自我和傲慢冲昏了头的,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一直为自己在工作上得到的赞赏和好的评价而沾沾自喜,却忽略了自我的超越与升华。 
爱不是挂在嘴上的,它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自由不是放任,它应该代表着尊重。此刻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一个爱的出口。 
谢谢孙老师,谢谢爱和自由。 
真正的爱要从内心的感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