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时间: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
地点:判官王野家中
人物:王野及其母亲
内容:判官王野受人诬陷,被罢了官。当他沮丧地回到家中,因母亲年纪大了,就只好谎称:“自己被掉到别处任官”。而母亲却笑着说:“你罢官的是,我已经知道了。当初你的父亲因为直言进谏,触犯了当权者而贬谪流放。现在你又这样,我正为你能够继承王风而高兴呢”!
王野听罢,十分感激母亲,心中的阴云顿时消散
画外音:王野的母亲,打开了一扇理解的窗,使王野看到了希望。这种理解冲破一切荣辱,给人新生的力量。但如今,有多少同龄人因缺乏理解,而玩世不恭呢?
打开一扇窗,就能获得新的希望
场景二:
时间:夜晚
地点:海上
人物:桑地亚哥
内容:汹涌澎湃的大海,被黑暗笼罩着。他正在海面上驾驶着一只小渔船。他用古铜色的身躯,铁一般的臂膀,挥动船桨,与鲨鱼搏斗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它消灭,但你绝对不能打败他!”桑地亚哥鼓足勇气,使劲地抡起船桨,向鲨鱼砸去。溅起的浪花,洒在他的身上,射出落日的余晖。
画外音:桑迪亚哥为自己打开一扇信念之窗,这窗透进了希望的曙光,于是桑迪亚哥安全返家,赢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扇窗悄无声息,却力量巨大,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勇敢坚强。
打开一扇窗,就会争得生机。
场景三:
时间:2011年1月18日
地点:美国华盛顿
人物:胡锦涛主席
内容: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五天的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积极地与美国总统交谈,出席私宴,最终达成共识。此外,他还多次发表讲话,与美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还参观美国佩顿中学和西部企业管。这有力地促进了中美两国的发展。
画外音:胡锦涛主席为世界打开沟通与合作的窗。阳光透过窗,蒸发了两国之间的淡淡隔膜,赢得“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掌声。这超越了国界,使美中两国加深理解,增进互信。使中美外交,进入又一个新阶段。
打开一扇窗,就会赢得和平与发展。
结束语
王野的母亲打开一扇窗,换回儿子的希望;桑迪亚哥打开一扇窗,赢得精神上的力量;胡锦涛主席打开一扇窗,赢得中美两国的和平发展。
可见,打开一扇窗,何其重要。让我们也打开一扇窗,或信任,或希望,或合作……为自己,为世界赢得一份美好的阳光。
名师点评
本文采用话剧式的结构。每一幕都用“时间”“地点”“人物” “内容”“画外音”的结构形式,把事实概述出来,语言简明扼要,形式生动活泼。另外,每一幕后面的“画外音”对本部分的内容加以议论,犹如画龙点睛,再加上 “结束语”部分对全文的归纳深化,使主题凸显出来。可以说,本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将故事情节压缩在几个人物、几个场景中表现出鲜明的主题,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巧构思。
声明:本文可能摘录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积极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立即对文章作删除处理。
联系方式请查看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