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家教网 在我的再三呵斥下,儿子终于停止收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说句老实话,去年暑假儿子才接触《快乐大本营》,结果一发不可收,看得津津有味,看得乐不可支。我也曾陪儿子看过几集,也跟着哈哈直笑。可笑过之后呢?有多少回味?儿子反驳,为什么有意义,开心就可以。是啊,在忙碌的学习之余,看看是能放松身心,可是在放松的同时,你还收获了什么?是对影视明星的更多私密了解?是学会无聊的调侃?是学会了恶意损人?还是学习节目中的个别主持人,他的任务就是甘愿充当傻帽,被别人开涮,捉弄?
电视节目的类型有很多类,它迎合各种观众的兴趣爱好。但作为主要是面向青少年的《快乐大本营》,我觉得它的文化定位还欠缺,对于忙里偷闲看电视的学生,它起到的作用在放松的同时,其实还有些误入歧途,浪费了学生大好的学习时光。
记得很久以前就看到一则报道,湖南某学校禁止学生收看《快乐大本营》,当时我还觉得学校未免太小题大作,但现在从儿子身上,我发现确实需要引导。因为作为中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是必须有所控制的,看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湖南台作为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台,它在暑期档播放《新还珠格格》,它定位的收视主群体就是学生,可它偏偏把时间安排在晚上十点,两集联播正好到半夜。所以很多学生造成早晨昏天黑地睡懒觉的恶习。前几天在同事孩子的谢师宴上,我们几个有小孩的同事无不忧虑的慨叹,如今的电脑、电视害死学生。特别是网络,连主流网站都有太多少儿不宜。
我们做老师的还好,有更多的时间在家监督孩子。如今,因为查处家教,很多补习班都停止,学生更多在家里,家长普遍反映看电视、睡懒觉的居多。有的家长故意设密码、拔电视线,可结果只能促使母子父子关系恶劣。
如何净化文明环境,真的是太重要了。孩子的自控能力本身就差,舆论的导向、引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硬,如何落实于行动?道德下滑的根源在哪里?光学校教育就行吗?社会教育、网络、媒体的传播有时洽洽起到的是反作用。
作为一位教育者,一位母亲,我是不是有点过于杞人忧天了?耳边没有了那哈哈哈的傻笑,快速地敲击出以上文字,真的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