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了,该怎么办?根据权威机构问卷调查显示,将近一半家长不知道发烧有阶段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小孩健康。某诊所小儿科主任表示,发烧是身体遭到细菌或病毒攻击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尽管超过摄氏 40 度的高烧可能带来头晕、头痛及肌肉酸痛等不适,甚至可能并发脑炎等风险,但适度的发烧也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小孩发烧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病菌入侵后,大脑的体温中枢立即启动,迅速将正常体温往上调到最新的体温设定点,据以保护身体。此时需要大量能量来产生热能,血管收缩,小孩通常会有全身发抖、手脚冰冷等情形,前后时间约半小时。
当身体的体温已达到新的设定点,进入第二阶段,症状是发烧、手脚发热,心跳和呼吸速度变快。第二阶段会持续 48 小时左右,但若感染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病毒、腺病毒、EB 病毒等,发烧时间可能拉长到3天以上,如果还并有川崎氏症或肺结核等慢性病,更可能拖到两周以上。
不同阶段,有不同处理方式 :
第一阶段时,可先喂食退烧药来缓解症状,但不要以躺冰枕、擦温水澡等物理方式来降温。
第二阶段喂食退烧药,必要时也可帮小孩擦温水澡或让他躺冰枕来辅助退烧,但如果小孩出现不舒服、
痛苦、发抖、嘴唇发紫、烦躁不安等情形,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