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册时间:2012/4/8
最后登录:2022/2/11
老油条
发贴数:2432
积分:7404
更新:2016/3/1
|
1 #
常回家看看
/>
多年前,陈红演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当时的我,虽然很喜欢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但对于歌曲中深长的意蕴,感触的并不深刻。直到参加工作这几年,“常回家看看”这几个字才让我这个工作在外的游子有了最为深刻的体味。
前段日子,我打电话告诉母亲,要回家办理二代身份证,母亲笑呵呵地说:“上个星期刚回来,现在又要回来啊,光坐车前后就要六七个小时呢,也不怕麻烦。”我能听得出,母亲的笑绝不是那种无奈的笑,而是那种发自肺腑的开心的笑。
她能不笑吗!这几年我从老家胶南来到威海,由于工作的关系,一年也就是回去一两次。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我还是远游了。虽然我没有为人父,但是父母对远游在外子女的那种牵挂与思念之情,我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这次借办身份证的机会,能够再回去一趟,父母能够看到我这个日思夜想的儿子终于又安全回家,自然要开心地笑一回了。
其实,他们对子女要求并不高,只希望我们能够时常往家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或是逢年过节在他们思念最深切的时候,能够像惊喜一样出现在他们面前,就知足了。可是我连这些简单的要求都做不到。有一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没能回家过年,大姐因为刚出嫁按风俗不能回娘家,大年三十那晚上,就剩老两口孤零零地在冷清清的屋子里过了个寂寥的年。母亲后来告诉我,平时最爱放鞭炮的父亲在年三十晚上,连鞭炮都没放。那种孤独凄凉之感可见一斑。我想当他俩看见其他家庭一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那种孤独凄凉之感会进一步加重加深吧。所以,去年过年我宁可不要1000块钱的高额加班费,也要请假回去跟他俩过个年,做为儿子,我不忍心再让老两口的心灵受到任何形式的伤害了。
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了事业,为了理想,离开了父母,在外闯荡。也许是工作真的太忙,也许是都市的生活让我们原本朴实的心灵越来越浮华,从而把亲生父母慢慢淡忘。总之,我们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有人曾出过一道计算题,问在父母有生之年,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有多少。我算了算,一年回家三次,一次在家三天,父亲今年60岁,倘若活到80岁,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180天,六个月。在漫长的二十年,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才短短六个月,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触目惊心且无限悲哀,又发人深省的数字啊。算出这个数据后,我久久无语。
所以,当我们拿着手机玩微信忘乎所以的时候,抽点时间跟父母打个电话吧,报个平安,或是聊一聊工作的事情,生活的烦恼;当你逢年过节跟酒肉朋友吃吃喝喝的时候,找点空闲回家看看吧。不需要带多少钱,带多少贵重的礼物,哪怕只是轻轻地唤一声“爸”“妈”,他们的心里也会乐开花的。
常回家看看,趁父母健在的光阴。(作者:山东威海 李小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