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莞家教网 > 东莞理工学院家教 > 正文内容

东莞理想家教网

教务处 学生论坛 人才招聘 家教中心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成社会有用之才

出处:东莞理工学院 发布时间:2013-4-25 10:03:36 点击:5810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他们将来必然要担当起建设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能否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完成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和崛起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为人父母者还是为人师长者当前都必须正视和面对怎样教育好孩子的问题。那么,如何教育好孩子呢?作为为人父母者,浅谈几点看法:
一、教育好孩子要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以理想信念统领孩子的成长之路
众所周知:孩子没有天然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关注,基本上属于兴之使然。孩子如果对某一事物缺乏兴趣,强迫是没有用的,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是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呢?
为人父母者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根本就没有什么爱好”。其实不然,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只是各自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为人父母者不要强求自己的孩子非要跟别的孩子一样,对同一件事物产生相同的兴趣爱好,在同一件事上较出高低短长。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是适合孩子的,作为父母,我们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为人父母者其次要给孩子提供自我发挥的空间和舞台。孩子天生好动,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迫切希望能够亲身进行体验。为人父母者不要因为怕孩子会惹麻烦就限制孩子的行动,而应该让孩子亲手去试、亲眼去看、亲身去体验,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强动手、动脑能力,也许他们的兴趣爱好就在某一次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为人父母者还要对孩子进行适宜的启示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和维护好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是要进行发现教育,让孩子从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始,启示孩子找出事物间的共同特性和区别,进而发现事物间的必然联系和普遍规律,进而产生对事物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利用鲁班从不经意间被野草割破手指发明了锯子,牛顿偶然看到苹果掉落地上发现了自由落体的万有引力定律等经典案例对孩子进行发现教育。二是要进行赏识教育。孩子都具有天生的荣誉感,他们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吝啬赏识和鼓励,而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赞美,满足孩子的荣誉感。这样有助于激发孩子对所做事情的热情,久而久之习惯就养成了兴趣。孩子也会在得到赏识的同时学会赏识别人。三是要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让孩子明白人生的真谛和学习的目的,用伟人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事例激励孩子,如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事例,让他们在崇高理想信念的熏陶下,从小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如一地沿着一个目标努力,从而在理想目标的指引下走向成功。
二、教育好孩子要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让严谨自律作风伴随孩子的成长之路
孩子今天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今后行为习惯的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不好的行为习惯可能会让孩子丧失许多成功的机会。管理界有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人父母者作为过来人,有责任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孩子形成严谨负责的行为习惯。
一是要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过着优越的生活,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根本不可能去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练,当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忆苦教育和勤俭节约教育,创造机会让他们去亲身体验一下,从而克服掉奢侈浪费的毛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是要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孩子无常性,普遍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和引导,很容易变得毫无节制和玩物丧志。因此,作为父母,要及时引导孩子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并予督促落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知识的积累,以利于成才。
三是要进行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俗话说:“童言无忌”。孩子有口无心说出冲犯禁忌的语言在所难免,关键是为人父母者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让孩子明白“祸从口出”和“好言一句三春暖”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良好的社会交往奠定基础。
三、教育好孩子要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独立创新思维开启孩子的智慧之匙
天才或许有之,但绝大多数孩子智力的高低,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为此,为人父母者必须对孩子进行智力的塑造,也就是要进行思维的培养训练,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一是要对孩子进行形象思维的培养训练。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从事物的外观形状开始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基本上来源于形象思维。因此,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触新鲜的事物,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阅读影响深远的名师佳作,增长见识和才干,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进行思维训练,发掘孩子的智力。
二是要对孩子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训练。孩子对事物的是非观念、因果判断的形成皆来自于逻辑思维。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解答,引导孩子养成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发动机器,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要对孩子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主要来自于发散思维。孩子的视野和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带有局限性,缺乏大局观和深层的认知,父母就要引导孩子进行类比分析,在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的同时,加强对同类事物和相对事物的分析把握,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建立辩证思维的思路。还要开启保护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打开纵横开阖的想象思维,敢于挑战和否定既有的成规定律,形成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教育好孩子要注重孩子角色意识的培养,让合作多赢理念启迪孩子的应变之谋
自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由于处于优越的社会成长环境,绝大多数都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意识。有些孩子唯我独尊,有些孩子目空一切,有些孩子缺乏爱心,有些孩子不懂谦让,有些孩子缺乏责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意识的存在,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严重的甚至会制约孩子今后人生的发展。为此,为人父母者必须要注重孩子角色意识的培养。
为人父母者要对孩子进行社会角色意识教育。当今世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正朝着多极化和多赢共存方向发展,人们要想立足于社会,得到发展和成功的机遇,不与人打交道,不与人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要让孩子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共事,明白自己在集体和合作中所处的地位、义务和责任,在接受别人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别人提供服务,在与别人合作处事的同时学会让利于人,从小树立起多赢共存的思想意识。
为人父母者要对孩子进行人生感恩意识教育。孩子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骄子,总会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宠爱和帮助,他们在得到帮助和宠爱的同时是否会觉得心安理得?是否会觉得理所当然?这就需要为人父母者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感谢,感谢家人、感谢亲朋戚友、感谢社会、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学会孝敬、学会礼让、学会谦逊。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承继起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美誉,才能走上康庄顺利的人生大道,实现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学问,不是三言两语以蔽之的问题,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作为孩子的家长,简单地发表个人的管见,意在抛砖引玉。教育孩子的问题,还在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聚集各方面的智慧,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能若此,我们的孩子定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更多
—— 东莞理工家教中心 ——
家教导航:东莞教育网 东莞家教论坛 大岭山家教 厚街家教 聘请家教 长安家教 学员介绍 教员介绍 招聘
东莞大学生 莞事论坛 寮步家教 东莞兼职家收费标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东莞家教网www.dgqjj.com 网站地图 粤ICP备11015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