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家教”宣传单找兼职家教
出处:东莞理工学院 发布时间:2013-4-10 11:06:42 点击:8287 |
昨天中午我从学校出发,徒步到市区。走几段路,我就瞄准一根电线杆或是一面墙,再或是一个公交站点的柱子,贴上“家教”的单子。就业无门,我决定找份家教。但据以往经验这种法子无非在浪费时间。 大三上学期开学初的某天,我从舍友得知学校的许多同学大多是通过贴“家教”宣传单的方式获得兼职的机会。某个周天的傍晚我满怀希望地走在玉兰中学附近的大街小巷贴单子。毕竟是新手上路,我尴尬地站在一面墙前,用余光偷偷瞟着过往的路人,左手微抖地拿着单子,右手颤抖地在单子的四角贴上透明胶布,纸张发抖的声音与心脏的跳动声在耳际清晰可闻。这样杵在墙前,再加上这样的动作,更是引来行人的好奇。好在路人们匆匆而过不会对我行太久的注目礼。趁过往的行人断了链,我快速地伸出双手,一按,贴好了。深吸一口气,心中有一种如释负重的快感和又贴好一张单子的成就感。 回来的路上,掐指一算,嘿,贴了十五张耶!内心的小算盘开始转动:小学生一小时二十五块,每个晚上两个小时,一个星期三个晚上,一个月下来我可以赚六百块。哎呀,不错哦。若是初中生,一个小时三十块,三六十八,十八乘以三,再乘以四,竟然有七百多,乖乖,好可观啊!那就希望到时接到的是初中的单子。 一天、两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手机除了舍友再也没人打进来。第一天只要手机一响我的心也跟着快速地一跳一跳,结果一看银屏上标着:“家庭号码 兴”,心跳无可奈何地恢复到正常心率。终于在第三天的晚上,我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而且还是来咨询家教的事。记得手机的一端传来中年男子的声音,这个声音主人的儿子读小学。起初双方谈得很开心,等到他问了价格之后声音开始变得有气无力。最后说了句:“那我跟孩子商量商量,到时再联系你”。至此之后再无联系。 大三暑假留校备研。我为了让自己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过得别太寒碜,在临近期末又去贴单子。吸取前一次的经验,这次我增加单子数量以及贴的范围。六十张单子被我一张张地分散在火车站附近、学校到市区的街边、列宁公园的附近。这一次多少摆脱第一次的胆怯与 害怕,行动上也麻利不少。 增加数量、扩大范围,效果还是一样。接到的电话是比上一次多,可结果如出一辙。我装满一大篓筐的希望与热情,却被无情的现实倾倒而出,最后依然一无所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被它的喜剧效果所吸引,而今看来才深刻体会到黑色幽默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昨天中午算是第三次贴单子。在贴的过程完全没有前两次的忸怩,非常淡定地贴了一张又张,贴完之后还用双手把单子抚平。之所以如此淡定不是因为有了胆子,而是无所谓——反正今年已经霉运连连,不差今天这一件,被骂破坏市容市貌就被骂呗。或是心中的绝望——明知这样做毫无结果却依旧做。又或是我想看看我到底能承受多少次失败。 浪费时间就浪费时间呗,反正此阶段我有的就是时间。多少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在感慨时间,从孔夫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到现今的公益广告语“浪费时间就等于缩短生命”。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除了时间你一无所有,那时也许你会对时间大骂一声:“TM地去屎吧!” 单子发完,打开手机一看,才两点。回去?算了还是去对面那座山走走,之前一直想都没去成,反正此刻闲着也是闲着。到了山脚下楼梯入口处旁的石壁上刻着“崇文景区”。一座山加上沿山曲折的梯子就可以称作景区,武夷山忒懂得赚钱之道了。山不高,不一会就到了山顶上。上顶上是一座三层的阁楼,大门的横梁上方的牌匾标着:“彭祖阁楼”。鲜艳欲滴的油漆,散发着一股现代的气息,依附在标有“彭祖”的阁楼上,站在游客面前风骚地摆弄自以为有的古朴风味。幸好彭祖只活一千岁而不是两千多岁,若是他知道现代人打着他的招牌在干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非得当场捶胸顿足不可。 我站在阁楼最顶层,眺望窗外的风景。碧蓝的天空,青翠的松竹,丝丝的春风,让我的内心静如止水。 一个久违碰面的问题又在脑子打转:人活得意义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真希望此刻来一位老者,他那饱经风霜宛如核桃般的容颜足以激起我询问他的欲望。人活得意义难道是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吗?可惜性格缺陷总是让我的行为举止无法摆脱畏畏缩缩。是不是范仲淹的先忧天下后想自己的崇高志向?那我只能说对不起我的容量有限,心中装下爸爸妈妈、姐姐,外加几个亲朋好友就已经拥挤不堪了,黎明百姓一个也装不下。也许是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傲然风骨吧?可惜我的脊梁是用软泥做的,我没有背叛主流文化的勇气与胆识,此刻的我还在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而绞尽脑汁。余华的《活着》、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方方的《风景》,书中的人物一个个从眼前飘过,再被我一个个否定。我的生活到底要怎样才有意义呢? 跟着心走,这是三毛教我的一句话。当我在初中时知道三毛是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我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我对她的了解仅是一个名字和一篇《沙哈拉沙漠的故事》。高中,我利用为数不多的上网时间收索关于三毛的一切,并且从牙缝里剩下的钱为自己买了一本《三毛作品集》。在翻阅过程中我看到“跟着自己的心灵走”,从此对它一见倾心。每当上帝对我关上所有的门和仅有的一扇窗是,它就成我的解码锁,为我找到出去的一线生机。我问心:“心啊心,你要的生活是什么?”它告诉我:“在吃喝拉撒的基础上有一点精神追求。把生活过的简单、充实、自由。”可恶的政治又让我明白没有经济基础哪来的上层建筑。面对生存问题,如今的这点要都变成奢望吗?
|
—— 东莞理工家教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