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宝高中实验班以来,一向不愿课外加班的女儿终于开始想着要补课了,一是因为老师讲的太快,3年的知识要在一年半里全部讲完,不容你细嚼慢咽;二是很多知识点老师干脆不讲,让自己学习理解;三是作业量太大,每天晚上11点半前很难完成(很多做的慢的要做到夜里1点),上海学校的中午是没休息的,下午12点半就上课,下午课堂上基本都是瞌睡的抬不起头的孩子, 上周六她谈了她的压力:这个班里好学生太多,竞争很激烈,不进者退;9门功课门门不易,还要选修一门第二外语,不允许有太多偏科,否则就会被劝进入平行班;早上6点起来,一直到晚上11点多,一直都是在听课,作业,思考,中午经常去问数学老师题目,回来食堂就没有饭了,只好小卖铺里买个面包对付一顿,所以不用减肥,体重一直在减,胖不起来。 听的妻子在一旁落泪,心疼女儿,我也有些心酸,但,高中生活历来如此,这个阶段最磨练人的意志。贺舒婷在《你凭什么上北大》中说道:事实上我怀念那段日子,并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与脱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这一生永远的财富。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能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心无旁骛及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韧和忍耐,曾经的执着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 想想人生中还会有哪个阶段会想高中时那样,为了一个梦想,废寝忘食,孜孜以求,压制欲望,心无旁骛?人生之所以分为三六九等,大多是高中时期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 孩子决定补课,我想就找家教吧,在家里上课,一来不用我去接送,二来可以节约孩子的时间。昨天是老师来家上课的第一次,他们在外面客厅上课,我在旁边卧室旁听。老师主要是讲难题,讲解题思路,解题技巧,从女儿和他的一问一答来看,有效果,几个题目的思路明显比女儿要高明,演算过程简化了不少,这在考试时是很重要的,可以让你花更少的时间解更多的题目。 2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老师走了以后,和女儿交流,她觉得讲得很好,几道题的思路清晰了,而且老师的反应速度比她老师快(她数学老师高中时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金奖得主),可见这个老师水平不低。尽管我问他哪里毕业的,他说是华东师大数学系,但说了几个华东师大数学系的老师他都说不知道,我估计不会是华东师大的毕业生,但英雄不问出路,只要是数学见长,有学科优势,哪里毕业不是问题。 周日还要去学校上竞赛补习班,然后就不再回家,直接就开始一周的学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能感到孩子在渐渐长大,很欣慰她能自己把握舍得,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不恋家,不怯懦,不退缩,为了她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当做好后勤保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