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反思到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际关系问题。突然有所感悟的是,一般而言,尤其是就我们这样的没有什么挑战性的工作岗位而言,绝大部分的麻烦是来自于人际冲突。而种种人际冲突的实质,似乎都可以用重己轻人来概括。
什么意思?就是人是不同的,各有各的信仰、追求、目标、习惯、作风、能力、偏好,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这些方面必然会产生不协调不合拍的地方。一个人若重己,就会片面地要求他人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别人。如果他人适应不了,那么麻烦就产生了。
重己的表现,甚一些,就往往会放大自己的长处,漠视别人的长处,并放大别人的短处;更甚一些,会把自己的短处当作长处来对待,把自己的错误当作真理来坚持;再甚一些,在与工作毫不相关的方面,比如偏好、口味等等方面,都要贬斥别人,凸显自己。
重己的极端表现,就是追求一个很可笑的目标:老子总是正确!老子天下第一!碰到这样的人,我们就比较麻烦了,如果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就给别人造成很大的麻烦了。
同样的事儿,其实也发生在生活中。在亲密关系中,这种事儿比较突出。因为人们对亲密对象往往比较挑剔一些,如果对方不符合我们的口味,我们就没法跟他亲密了。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往往习惯于把亲密对象当作一个倾泻郁闷的垃圾桶、解决问题的工具箱、胡作非为的最终资本和保障,而不是当作一个自己应该去爱和为之奉献的对象:于是对亲密对象的要求也非常地高,结果常常是对方适应不了他的要求,矛盾也就非常地多了。
所以,很多曾经如胶似漆的人儿,走到一起了,反倒矛盾丛生了,然后反目为仇了,最终分道扬镳了。因为爱,才走到一起,但因为重己,又分道扬镳,损失了爱,太不值。至于血亲疏离的事儿,那也是很常见的。
一般的观点认为,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是重己,因此人际关系往往越差。我补充一个观点,一般而言,越是技术派(我用这个术语指那些有某项专业特长并因此而自视甚高、轻视人际关系能力的人),也越是重己,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也越是差——这是针对我自己的,哈哈哈。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把自己看轻些才好,把别人看重些才好。听人说过,重师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我之理解,虽然王霸不是合适的价值标的,但重人轻己,依然是绝对正确的处世之道,也是一种比较高的道德境界。
所以在我们感到不顺畅之时,千万不要急着说,别人如何如何不行、不妥、不对——这样说的实质,多半就是要求别人适应我们,我们太重视自己的舒服了。我们应该反过来想,该如何适应别人。只要别人的意图并不是坏的,那么在信仰、追求、目标、习惯、作风、能力、偏好等等方面,我们应该尽量学会“委屈”一下自己,把别人的舒服放在第一位。
学会了这个,我们就真的很不错了!在工作和生活中,想必都能过得比较顺畅了。
当然,尽量“委屈”自己,意思不是做无原则的老好人,或者做无原则的退让者。“委屈”自己,表达的是对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如果没有原则和限度,那就不是尊重和重视,而是纵溺了。
一般而言,在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是需要我们特别地坚持的,把握好道德底线就够了,在各种琐事上,不妨都“委屈”一下自己。在工作中,除了道德底线之外,还有规则规定,也有效率效果,在不重要的地方,我们要把别人的舒服放在更前,但在需要另有所虑的地方,我们就不能继续退让了。
因此,在委屈自己的“被动”之后,还有一个如何沟通和协调的“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