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缓缓摇摆,不经意间又到了教师节——神圣的祈愿,写此文,念师恩,祝福天下的老师常好! 走过这些年,默默回首这一切,是一个又一个的恩师造就了我,携红尘跨越千万里,念师恩与日不减,思绪随夜间繁星妖娆,闪耀中回味百般恩泽。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感谢我的启蒙恩师刘怡、王洁二位天使。小时候的村里没有一个大学生,所有人重复着进城打工的梦想,我这个黑小子也走着历史同样的思路。15年前的小镇,一些大学生去支教,邂逅了安徽大学经管学院的刘怡、王洁,讲台上的谆谆教导,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个世界的开阔,书信中句句嘱托,让我的思想茅塞顿开。之后三年的笔友之路,照亮了我航行的轨道。是你们不断的开导,让我逐步走出阴霾,不再哀怨上天的不公;是你们让我认识了路遥,走进那《平凡的世界》,让我知道孙少平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在纷繁地交织着,让我在那个日益膨胀而扭曲的少年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还在迷惘......再多的言辞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恩,15年来,我一直秉承着你们的执着和鞭策,在做一个不为社会增加负担的自己和家人。
高二下学期,家庭剧变,再次让我陷入绝望,怀揣200元到合肥为父亲买药,第一次踏出家门的我去寻找15年前在那个小镇支教的宗伟老师,那个成熟稳重才学横溢的英语老师。三年失去联系的老师,我怀揣着奇迹踏上去合肥的列车,我知道肯定找不到,我试图想着慢慢乞讨买药......没有电话,没有地址,没有朋友,只知道老师工作在测绘局。列车幸遇一好人,带着我从测绘局找到安徽大学,从安徽大学找到研究生学院,从研究生学院找到......最后找到了老师,而那位好心人说声”再见“就走了,还没等我说声”谢谢“。那天晚上,老师安排了一个特殊的”饺子宴“,十几个研究生和一个中学生一起包饺子,在一个小电饭锅中煮,大家从下午五点煮到半夜一点,期间老师让您的同学们给我讲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故事,让我融进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让我走进一个又一个的角色,我知道您想让我学习什么......第二天老师帮我买了药、车票......送我到交通饭店坐上车,临行告诉我”好好学习,我想在大学里见到你......“感谢老师让我明白: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用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就像潺潺流水,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回到学校,我已经步入了高三 ,但是又想为家庭减轻负担,我毅然在早上5点至七点半打小时工,替工厂往市场送豆浆......后来我们的校长李妈妈知道了情由,要起诉工厂,说工厂用高三的学生做工,一小时只给4元钱......李校长把我从工厂领回来,为我减免了所有的学费,同时给我介绍一位专治食道癌的中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来形容李校长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校长,像妈妈一样为我们这些穷困的孩子们奔波忙碌,一有时间就给我们讲故事,讲无数位困苦求学的经历;每天晨读结束,您就和班主任一起端着热腾腾的茶鸡蛋走进班里,告诉我们一天至少要吃一个鸡蛋,至少这样能保住学习不晕倒,时常您会偷偷地把剩下的鸡蛋塞给我......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校长,将一切献身教育事业,深情的滋润着无数的花朵;您是一位白发苍苍朴实慈爱的老妈妈,将所有学生看做您的儿女,谆谆教导,无微不至,走出去的我们,不为穷困弯腰,不为名校羡慕,只为我们有个好妈妈骄傲,您让我们明白,命运难如人愿,人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步入大学,走进长春,四年如一日,挣学费生活费,发传单、服务员、当保安、促销员、陪读、家教、班主任......老师说他们知道逢年过节不回家的心苦,明白春节在寝室聆听爆竹的痛楚,经常嘘寒问暖,时常找我谈心,节日期间经常带我出去吃饭......感谢宋敏老师,感谢乾坤老师,感谢丁晓欣院长,感谢孙少伟老师,感谢臧伟彤老师......感谢你们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点燃的一盏盏明灯,感谢你们在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做我的引路人,感谢你们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厚谊常存魂梦里,师恩永志我心中。老师,作为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
最后,在20120910,祝愿每个在职或离职的教师健康幸福,你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