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之前很早就听同事说他家里的儿子经常趁他不注意,拿走他父亲的钱包,偷了几十元,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也不怎么关注事态最后如何,现在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也竟不知所错。我女儿今年10岁,她有一个非常大的坏毛病,就是偷钱、偷东西。这种事情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她既偷拿家里的钱,也偷外人的钱。对此,我该讲的道理也讲了,打也打了。每次她也承认错误,也说能改正,可没过一两个月就又犯了。我们给她的零花钱她不花,非得偷别人的钱,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就想放着自己的,拿别人的。她是我抱养的孩子,在老人身边长到三周半,吃穿用我一样都不缺她的,她还去偷,我真的非常苦恼。有时我都想不要她了,可心里又觉得不行,那样她不就毁了吗?帮帮我吧,咋样才能让她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东莞理想家教网给家长支招——
对孩子偷钱的行为,家长应客观分析,是女儿存在心理问题还是有其他原因,以对症下药。 教坛一刀:孩子偷钱不是出于需要,而是不良习惯。也许孩子觉得偷是一种快乐,有一种刺激,家长要分析孩子从何时、如何形成这样的习惯,慢慢培养其对其他事物的兴趣,从而帮其逐渐改掉坏习惯。 幸福使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个孩子偷钱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父母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她偷钱的行为。建议这位母亲在孩子偷钱的行为发生时不予关注,在亲子关系和谐时再找机会与其讨论。切记千万不可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定义为偷,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个坏孩子,不利于其成长。
非常手段——认知治疗
家长送孩子到看守所、监狱等场所,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可适当让其目睹偷窃的后果,深刻认识到偷窃行为和社会规范是相悖的。在孩子有深刻悔意之时,告知其有偷东西的冲动时以一种惩罚方式让自己身体有疼痛刺激,时间一长,她的大脑中就会留下一个印象——这种冲动伴随而来的是一种痛苦。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孩子的这种偷窃欲望定会慢慢弱化。建议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从根本上治愈孩子的偷窃。倾诉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怎么样去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