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主要观测点 评估说明 支撑材料
1.
教学队伍
10分 1-1
课程负责人 5 学术水平
教学水平 A:课程负责人为正高职称,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近两年主讲过此门课程
C:课程负责人为副高职称,有一定的学术、教学水平;近两年主讲过此门课程 1.近2年承担的科研项目,科研获奖,发表的学术论文一览表;
2.近2年承担的教研项目,教学获奖,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3.近2年承担的教学任务一览表
1-2*
教学
队伍 5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青年教师培养 职称结构: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学历结构:指青年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情况;
年龄结构:指老年(>45岁)、中年(35—45岁)、青年(<35岁)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缺一档为基本合理,缺两档为不合理
A: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精神好,青年教师有研究生学历≥90%,有实验课的课程,项目组有相关人员
C:教学团队结构基本合理,青年教师有研究生学历≥80% 1.课程组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2.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效果说明等
2.
教学内容
10分 2.1*
教学内容 7 教学内容设计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学生层次,制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关系处理得当,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实践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A:开展了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内容设计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
C:开展了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内容设计比较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 1.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实践与效果说明材料
2.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
2.2教学内容组织 3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A: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C: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教师教学小结、学生实习报告、社会调查论文等
3.
教学条件
4分 3-1
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 4 教材建设
教学资料建设 优秀教材指:(1)教育部推荐教材;(2)近五年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3)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A:按照学校规定选用优秀教材;近五年编写有课程教辅教材或电子介质教材等立体化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
C:按照学校规定选用教材;近五年编写有课程教辅教材或电子介质教材等立体化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 1、近2年使用教材及教辅材料一览表
2、教材及教辅材料扫描图片、教学文献参考资料清单等
4.
实践教学
6分 4-1
实践教学条件 2 实践教学队伍
实践教学档案 A:实践教学队伍稳定,实验室主任为副高或以上职称教师,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或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大纲及相关教学管理材料齐全
C:实践教学队伍可以满足教学需要;有实践教学大纲及相关教学管理材料 1.实验教学队伍一览表
2、本学年实验课表(留系备查)
4-2*
实验开出率及实验室开放 4 实验开出率
实验室开放
A: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有2个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能进行开放式教学。课程设计选题能够体现技术性、综合性、探索性特点,教学管理规范
C:实验开出率达到85%,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可以正常进行 1.实验项目一览表
2、实验室开放情况说明
3、课程设计题目与师生分组情况一览表(留系备查)
4、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文件
5.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0分 5-1
教学设计 2 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 A:重视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C: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说明材料
5-2
教学方法 4 教学方法使用及效果 A: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C: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3
教学手段 4 信息技术的应用 A: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C: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取得一定效果
6、教学改革与研究
12分 6-1*
教学研究 4 教研活动
教研项目
A:每学期有主题,有效果的教研活动达3次以上;教师听课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次;近两年有省级教研项目,或校级重点教研项目,或校级教研项目结题鉴定为优秀
C:每学期围绕课程教学开展的教研活动达2次以上;教师间进行了同行听课;近两年有校级教研项目立项或结题 1.本学期教研活动记录本、教师听课记录等(留系备查)
2.近2年教研立项(结题)一览表
(与课程相关)
6-2*
教研成果 8 教学成果与奖励
教研论文
教材 A:近两年课程组围绕课程教学公开发表教研论文≥2篇,或有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有公开出版的教材
C:近两年课程组公开发表相关教研论文≥1篇,或有教学奖励,或编写有教学讲义 近2年教学成果与奖励一览表、.
近2年教研论文一览表
近2年编写教材(讲义)一览表
(与课程相关)
7
教学效果
8分 7-1校内专家评价 2 专家评价 A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
C:有专家评价材料,评价良好 近两学年评教佐证材料
7-2*
学生评教 6 学生评教 A:近两学年学生评教均在单位前50%
C:近两学年有1次课程评分在本单位排名后50%
8
特色项目 课程教学改革有特色,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用大、效果显著,在校内或省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
(需另附材料,根据情况加5—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