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新闻 » 热门话题 » 大岭山^杨屋荔枝^杯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参赛感想

用户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册时间:2012/4/8
最后登录:2022/2/11

老油条
发贴数:2432
积分:7404
更新:2013/7/16

1 #
倒序看帖 dgqjj 发表于 2013年7月16日 1:42:29 周二 [只看该作者]

大岭山^杨屋荔枝^杯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参赛感想

不经历,不知其味,不感受,不懂其趣;看得再激动,听得更精彩,不如身临其中。道理谁都明白,而亲践才有真切的收获,平淡生活的多娇只留给生活的任何一个有心人。
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参加一次山地车赛,其实在去年年中,阳江海陵岛举行的那次环岛赛就蠢蠢欲动了,但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原因而狠心置之不理。后来就叮嘱阿涛,察觉到有什么赛事就飞鸽传书通知我。终于,在6月的某天,等来了这一次曙光——6月30号的东莞大岭山“杨屋荔枝杯”。

当时7人报名,其中一人由于主观原因放弃了比赛。对于从没参加过任何正式赛事的我,报名时心情是经历“犹豫-兴奋-平静-期待”这条流水线的,接着发现,其余6人也都是初赛。为了不想在比赛时有过人的丢脸,本来有集体训练训练的计划的,第一次就被一场雨浇灭了我们刚燃起的热情,之后就没有第二次召集了。于是抱着打酱油,顺便碰下运气的心态去等待比赛的到来。第一次参赛,对于名次,不抱希望,主要是来寻经历和收获经验,顺道去一次已有三年没去过的城市了,那里有我的记忆痕迹。

2013年6月29日早上6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六个“雏鸡”在邦德富士达车铺门前会合了,个个心情平静,但又感觉与往不同。人齐后便骑往新城东站,赶上了7点的那班开往深圳途经东莞长安的大巴。下午1点30分,便到了沈海高速的长安出口处,将战骑都卸下后,检查发现,我爱骑的后拔在装车时无意被压受损,导致变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后碟刹忘了修整,便给比赛雪上加霜,但并没有影响到我参赛的心情,觉得这些不幸都是浮云,主要还是心态和技术,甚至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次考验,于是我更乐意、更期待的接受这次挑战。

大家都不认识去杨屋的路,于是手机导航又义不容辞地成了我们的引路者,烈日下,一行六匹快骑便奔驰在长安到杨屋的这条路线上。当然少不了路人投来的目光,不敢否认,这些目光能给予我们自豪感和成就感。也许出于“祸不单行”的缘故吧,在去杨屋这短短的十来公里的路上,我竟好事成双的摔倒两次,涛说“你出师不利啊”,除了右膝盖擦了点皮外伤外,并无大碍。其实我觉得这两摔应该是由阿涛来摔的,因为杨屋这里有他的痛,老天爷却用了一式乾坤大内移,我便成了莫名其妙的“替罪羔羊”。

来到杨屋的大兴路,已经接近比赛场地了,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半左右,肚子也叫了许些时候,于是便在大兴路上找了一间饭店吃饭,这里的消费跟高州差不多。饭足小憩,阿聪爱骑的后轮泄气了,一番修理后便来到了杨屋生态公园。在这里可以看到常见的园林花卉、树种,有如挂榜岭的上山阶梯,有篮球场的陪衬,有一方水池的点饰,绿树成荫,只是人气少了点,现场有工作人员在做一些明天比赛的准备工作。玩了一番后,便动身去寻找今晚的栖身之地。

6人找住宿,想住得经济又舒服,对于我来说,心中早已有安排,当我说开一间双人空调房就足够时,大伙还是很怀疑的,包括宾馆前台的靓姐:“你们六人住一双人房,行吗?”看过房后,我肯定的说:“放心,至于睡不睡得下,我们自己解决,房子开给我就行了。”
“你们不能把被单铺在地上啊!”
“靓女,你大可放心,我保证绝不弄脏你的被单,也不会铺在地下,但我需要多添两张被单。”

于是,交了钱,便带着大伙上房休息了,接着一眨眼功夫,我便让大伙彻底信服,在我这特种高级安装工的稍微调整下,一双人房便可以躺下6-10人了,具体做法相当简单,跟我干过这勾当的朋友都晓得,没干过的朋友可以开动脑筋想想就能完成,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

处理好栖身之地,便是晚餐时间,饭后,我和阿涛陪阿斜去修他爱骑的碟刹,罗丝都快掉完了,还剩两三颗,阿聪、阿志、高远说累了回宾馆休息。长途奔波来到此地,我可不想将这大好时光窝在宾馆的电视机前,待阿斜的碟刹修理好后,我便提议去松山湖转转,于是手机导航再一次展现了它在我们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慢慢的,夜幕已完全拉下,一路上路灯不多,特别是有一段应该是新开通不久的公路,一盏灯都没,我们仨人只能用警示灯的光缓慢前行。在今天,我们这仨人,骑过了长安来到大岭山,晚上又骑到了大朗,现在又转战松山湖。可惜我们都忘了带车电筒出来,没想到松山湖的环湖路是没有路灯的,看到许多骑友都像我们这般无光夜骑,想必都没想到在这个松山湖是没有路灯的。我们一直骑到一间叫“在水一方”的餐厅,挺高档的,感觉根本不是基层的消费场所。由于时间不允许,没待多久,我们便开始以不同的路线往回骑,匆匆结束了这次松山湖之夜骑,在这边的公路骑车,很舒畅。

回到宾馆,已是十点多,洗完澡,看看“快乐男声”,便各自抱枕入眠。

清晨,随着6点的闹钟一响,众人便开始陆陆续续起床收拾。退了房,7点便来到一早餐店吃早餐,此时的心情还是很平静,随着看到越来越多的骑友往比赛场地奔去,这山地越野赛的味道便越来越浓,心情也开始有了轻微的变化,紧张和兴奋的感觉渐渐浮出水面。其实,我们今天穿的战衣与其中一主办方“骓驰”的骑行服“撞衫”了,兄弟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或许我的脸皮比较厚点吧,我并没在意,而且还发挥我厚脸皮的本事主动向“骓驰”们挥手打招呼,更是拿起手机拍照。

吃过早餐,我们便打着“高州邦德富士达”的旗号奔赴战场。此时未及8点,到场的选手还不多,杀气还不重,我们避开与“骓驰”的正面碰撞,找了个地方进行赛前车检。很快,杨屋生态公园就聚集了慕名而来的各地选手,各种高配山地车也开始逐一亮相,算是开了眼界。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抢过高远那外表酷似单反的数码相机,对着各地选手猛按快门,还有那群“红牛宝贝”,个个穿着统一,清新、自然、活泼、亮丽,成为每一个摄影师的镜头焦点,当然,我这特种高级色狼也没落伍,哈哈,只可惜我那抓单反的老友忠兄错过了今天这场面。

到球场那边时,发现一辆形状怪异的小型贴地脚踩三轮车(我相册有此车图片),看见一人踩在上面煞是好玩,于是爱寻求刺激的我也坐上了此车过瘾了一番,在高人的指点下,我很快就掌握了这种车的驾驭技巧,在现场上演了漂移表演,还做了一名摄影师的模特,为了配合他抓镜头,我在球场上来回漂了好几圈,还漂翻了一次车,赶紧叫阿斜将这一幕拍了下来,还是挺累的,但相当的过瘾,要玩,就得尽情的疯!后来在小组赛结束时,我第二次以参加游戏者的身份坐上这怪物,以漂移方式冲倒两个目标,赢得了最后一顶“红牛帽”。

签到时间一到,签到处便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快门声更是不断,到处都有山地车在游荡,偶尔有一两个show点车技,那热闹场面,至今仍在。我们一行六人也都一一签到领回了赠品和比赛号码牌,分别系到衣服上和车上,接着凭着号码每名选手可以免费领取一瓶红牛饮料。

我们中第一组开始的是阿涛和高远,我、阿聪和阿志第二组,阿斜自己在第三组,每组100名选手,每小组前20名进入下午的决赛。九点大几左右,第一组便开始点名,十点左右第一组的战斗便打响,我拿着相机守在第一个斜坡中部,看着前面那十几个拼命奋踩,在减速带前有好几个将整车腾起跳过减速带,颇为壮观,遗憾的是由于车速快没能抓到阿涛和高远的英姿勃发。第一组出发完毕,便是第二小组的点名,我立刻收好相机,奔回休息点,将身上一切物品交给了阿斜,心情激动的骑着我的爱骑去点名处集合。去到时,我已被排到几乎最后,当时没察觉排在最前的好处,跟自己说还是技术、体力和速度最重要。点完名,我们还不能出发,要等第一小组的两圈完毕才行,就这样,我们顶着烈日晒了半个小时。那第一次等待出发的心情有点美妙,既平静又有点紧张,明显能感受到心跳的滋味,又有点按奈不住的喜悦兴奋之情,总的感觉就像将要与自己喜欢的女孩约会那时的感觉,不知道说什么话来形容,却期待着下一刻将要发生的事。

十点半左右,一声令下,我们这组一百号人也终于出发了,第一次在如此浩荡的车群中奔驰,那感觉挺不错的,开始我几乎在最后,看着前面几十号车汹涌着,想超车那是不大实际的。然后骑过一段水泥路下坡后,即将转入山泥路面,路也开始变窄,接着便立刻醒悟到以后再参加赛事时,必须得尽力挤在前面,因为你可以想像下,一百辆车速在25左右的山地车驰骋在最多2.5米宽的沙泥地面上的情境,我当时看到的就是狼烟四起,第一冲动就是想戴眼罩和口罩。紧接着跟着车流去到山脚准备上山时,更深痛的教训来了,抢在前面的“精英”一气呵成骑了上山后,而100号人中总会有几个蹩脚骑不上山的菜鸟的,而偏偏这菜鸟就在我前面的前面的前面的前面,这人一下车,在只能两三辆车并肩而过的小路上的后继部队也只能含恨下车,觉悟高的伙计立马转换角色,从人骑车花三秒时间变为车骑人,托起车奋力勇往直前,那冲劲实在令人钦佩不已,而旁边的工作人员一边徒力喊着“下车推的请往左边靠”,可此时此刻,我想没人有这闲功夫去分辨谁左谁右的问题了。

我也自然的加入了推车一派,一见有空档,立马上车奋追,但路越来越窄,来到荔枝林时,我被一骑当先,万骑难超之势挡住了去路,我说前面那伙计,如果速度快点的话我倒没什么怨言,可在这段没什么难度的小路段,只用10时速左右的速度骑,坑哥啊!终于在第三次尝试,我从他身旁的草丛超越了他,瞬时前路无阻。接着来到一段路面有2米宽的赛道,此时体力尚存的伙计有机会超车了,我体力有待提高,只能超越几个,然后便与一“撞衫”的“骓驰”车队的“战友”展开了角逐戏,他超一次我越一段,这样来回三次还是被他领先了,我输在第一圈最后一个上坡这段。

第一圈骑完,我已感觉有点力不从心,第二圈开始的下坡,看着那“骓驰”的背影,将档位调至“3-8”,然后拼力狂追,再一次超越了他,在超越后,为了保持点体力,刻意放慢速度调回至“2-8”,此时“骓驰”未能追上。到了第一个约90度拐角处,我的速度还保持在30左右,相对来说有点快了,能听到前面的工作人员好心的提醒“放慢车速”,而就在我前面的一位仁兄,控制不好,刚好在拐角处翻了车,我并没立刻刹死,而是缓缓而刹,就在转弯的一瞬,使出了最常用的“甩尾”,立刻捏死后碟刹,一招自行车式的简单漂移,在拐角处留下一道弧线后,在几个赞叹声中继续前进,成就感还是有的,起码给那翻车的仁兄做了一次成功的示范,接着在下一个拐弯处也做了上一次的动作,成就感依旧。

现在剩下一半路了,还有两个斜坡,最后一个是冲刺到终点的水泥坡。在一段相对不平坦的路段,那“骓驰”跟在我后面保持不远的距离,而在上坡之时,还没上多远,在我超越两三人时,终于又被他赶超了,此时我已感觉很难再发力了,而车偏偏又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是真的掉链子啊,无奈加仓促之下,夹着汗水的急促喘气声,以最快的速度弄好,再接再励,这时已被几人所超。终于到最后的冲刺了,我却没有多大的爆发力,在冲往终点的最后十米,还是被一仁兄超越,当时就有点挫败感咯。不用说,肯定被甩出20名开外了。于是,便看见前两天跟颖哥说等我拿奖金回请大家唱歌的美好愿景片刻间化为唯美的泡影。

最后一组便是阿斜这贼头了,听说他还没骑完全程便给撤了下来,应该是慢了点吧。回到大本营休息,国栋兄的突然出现,多少有点惊喜的,这家伙还真来看比赛了,聊着聊着,他突然想学学抬车头之术,我说这简单,我示范一次你就懂技巧。接着便调好档位,当时我已忘了我爱骑的后拔已损,正想表演,后拔整个嵌入车轮的钢条里面,后拔彻底报废,在国栋神力的挽回下,勉强还能骑。我们的首次比赛结束了,下午的决赛已与我们无干,于是便收拾行李,与国栋一别便踏上归途。

这次“杨屋荔枝杯”之行,总的来说,受益匪浅。至少在下一次参赛时我们会懂得如何为比赛作充分的准备,在比赛时应尽力争取什么。最后感谢在东莞邀请我去作客的兄弟姐妹,由于时间有冲突,所以未能逐一造访,待小弟日后有机会再去。

期待下一次激情,但愿能有更多的异人能士加入我们的行列,去为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留下一个个美好的烙印,以致使老年时的我们聚首一堂时感慨不枉此生。
【把本页分享给好友】
SIGNATURE

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版权所有 
东莞家教网www.dgqjj.com
程序执行时间: 31 毫秒
粤ICP备11015263号  email:helpers#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