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册时间:2012/4/8
最后登录:2022/2/11
老油条
发贴数:2432
积分:7404
更新:2013/7/2
|
1 #
高考填报志愿指南手把手教你填报技巧
/>
高考已经过去,填报志愿就成了热门话题。虽然高考的压力已经减小,但是填报志愿仍不能小视。填报志愿堪比第二次高考,一点也不假。
有的同学高考成绩虽然好,但可能就因为填报志愿错了,报了一所自己本来不想上的大学,或是报亏了,亦或是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考得不理想的同学,可能因为填报志愿正确、合理,同样的分数,其中的一个人就可能考上了一所较为不错的大学,甚至能考上比自己高几十分的同学,他们想要考的同类院校。因此,填报志愿,端正好态度十分重要。
作为一个过来人,在这里只想把自己以往填报志愿的经验分享给大家。难免存在许多不足,如果有值得可借鉴的,也就是本人最大的欣慰了。下面逐一列条,对填报高考志愿技巧与方法予以总结。
(1) 填报高考志愿,我觉得首先应该认清自己想报的专业。只有认清了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才能更好的选择哪所学校,便于筛选,更有针对性。另外,填报专业,要考虑自己的爱好,特长,近些年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就业状况等。选择的根据往往很难抉择,关键还是在于自己。若想进一步了解专业,可从网上搜集一些材料,考虑以后专业会学些什么内容,是否到底是自己喜欢的,是否学习起来会比较拿手等。
(2) 选好了专业,然后定学校。在这里,我介绍个笨法子,却是挺有用的。每年学校往往会给学生每人一本高考填报志愿指南。根据上面每所学校所列的专业,对哪所学校有你想要报的专业进行逐一筛选。这样,选学校的范围就会大大缩小。
(3) 经过筛选,对筛选后的学校进行分析。各所学校历年分数线是多少,尤其是近年的。通过看最低分数,报考人数,可看出大小年的变化,如果分数线稳定,就比较好分析这所学校该不该是下一步进行筛选的学校。
(4) 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筛选。该问下自己,是愿意在本省上(这一点可在第二步骤进行),还是愿意在省外上,还是对地理位置持无所谓的态度。是认定地理位置对自己重要,还是学校重要。当然,如果自己的分数线高,两者就可兼得。比如说,靠沿海的一些大学就业优势比较明显,内陆的大学可能学术方面比较有优势,学习氛围好,也比较有实力。分数超一本线,就要考虑是否为211、985。还要看学校的办学历史,它的前身是什么,选定的专业是否为学校的优势专业。
(5) 经过上述步骤,一般就可以找到自己较为理想的学校。
还有,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某学校在填报志愿的那一年在某一省份招的名额突然变得非常少,比如从三十多个突然降到几个(例10年哈师大招生),或是某学校本来是在一本上招生,突然到了填报志愿的那一年某一个专业在二本线招生(例10年吉林大学招生)。这时你就要注意了,这可能就是你理想中的大学,因为一般很少有人敢冒这个风险。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吧!
对于徘徊在三本与专科之间,我觉得,如果想考研,家里比较宽裕,还是建议去上三本,作为一个攀登高地的垫脚石。如果上述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还是多多做好思想上的工作吧。
填报志愿要力求稳,除非填报的那所学校很有把握。第一志愿很重要,如果想冒冒风险,想考好点的学校,也只能从第一志愿入手(特例除外),这时可以问学校招生办。填报志愿,建议还是服从调剂。有的同学虽然专业被调剂了,但开学报到时有的学校让调,这就要亲自打探了。下面的第二志愿,或是第三志愿就要填报好点的学校较为冷的专业,或是冷点的学校好的专业。注意,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分数线上要有梯度。
以上是自己小小的一点粗的建议。填报志愿是大事,别人的建议多的仅是帮助,还是要靠自己去把握,自己的命运还是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考不上本科,并不意味着前景就暗淡了,考上本科并不意味着前景就光明了,专科生依然有许多选择:自考,试点本科等。
如果考虑再来一年,关键是要看自己第一年考的分数,一年下来分数提高大多数人不会超过一百,只占很少比例的人会有。现今有不少打着提高一百多分的幌子来招学生,千万不要上当。还要考虑自己增长的潜力,同时要注意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潜力,花费一年复读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第一年因为特殊原因,比如填错了卡而没考到理想的分数,填错了志愿,有想上好大学的想法,这时可以考虑复读。如果因为紧张而没有发挥正常水平,就要慎重考虑,因为第一年因为紧张发挥失常,第二年紧张不散,再次导致失误的不乏先例。还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再来一年,压力往往比第一年要大,当然如果有较大的志向,这点就不算什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