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新闻 » 热门话题 » 南京幼童饿死家中案件反思

用户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册时间:2012/4/8
最后登录:2022/2/11

老油条
发贴数:2432
积分:7404
更新:2013/6/25

1 #
倒序看帖 dgqjj 发表于 2013年6月25日 2:37:03 周二 [只看该作者]

南京幼童饿死家中案件反思

近读南京饿死幼女一文后,心情颇难平静,两个孩子因父亲吸毒被拘,年轻的“妈妈”(我都厌用用妈妈一词来描述这两个孩子的生母了)对孩子不闻不问,在这“歌舞升平满怀梦想”的现代社会,居然还发生饿死幼童案,不由拍案惊奇,以为奇闻。
作为孩子,其一才1岁,另一尚6岁,都处需要呵护的阶段,居然出现如此愿生而不养的生母,都说母爱伟大,独此女狠毒异于常人,其过与罪都极大焉。尤记小时放牛,如幼崽不在跟前,老牛一定会哞哞的叫个不停,待顽皮的小牛回到跟前,则又舔又抚,舔犊之情人亦羡之。畜牲尚如此,独人何如此?而今社会,再困难的家庭,尚不至为三餐而惶惶,何况身居经济发达的沿海古都南京。 
此事的发生亦透射出了社会的冷漠,人性的沦丧,家庭的悲哀。
社会系由无数家庭组成,国家乃由无数家庭构架,滴水见太阳,由此不由引申更多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社会与国家均太大而鄙人力小,不敢轻言对错。而以家庭而言:一个家庭要做到父贤子孝,睦邻和亲,其实是大有学问的。余意以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变凤,可是人世间父母的爱,并不能使自己的子女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每个人的成才都离不开成长环境、受教程度、乃至家范等的影响,缺一不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造就一栋梁之材,彼时需付出几代的努力。余不敢谬论饿死幼女的那位“母亲”仁爱之心、受教程度、成长环境、长辈关系等面,仅以人伦而言,其欠缺的教育就太多了。试想一个对自己亲骨肉都漠视不管的人,其内心的冷漠该是多么可怕。是孩子之错?妇人之错?男人之错?抑或人性之错?
作为家庭而言,有妇如此,悲莫大焉。其个人的不幸牵扯到家庭的不幸,男人吸毒被拘致两个无辜孩子饿死,男人无良致妇人沦丧,幼子丧命,其引发的悲剧真是发人深思。 倘男人忍敬,妇人慈爱,信则绝无此事发生。由此可见,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每个成员的自我修为对家族、对社会的重要。
现实生活中,见过不少官宦之家,子女动辄盛气凌人,以势欺人者众。余意以为其多只一、二代即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三四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延续十代八代以上。
改革开放,造就了无数亿万富豪和大官仕宦之家,然如无良好家风者,类似上述个案中男人吸毒、妇人沦丧者当不在少数。余意以为:当竭力缔造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敦亲睦邻、夫妻和美”的良好家范,方可防范于万一。
因事而论,虽显牵强,盖因心中有感,特特记之。
2013年6月24日夜
【把本页分享给好友】
SIGNATURE

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版权所有 
东莞家教网www.dgqjj.com
程序执行时间: 31 毫秒
粤ICP备11015263号  email:helpers#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