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dgqjj
Email:webmaster@dgqjj.com
注册时间:2012/4/8
最后登录:2022/2/11
老油条
发贴数:2432
积分:7404
更新:2015/8/11
|
1 #
宣城见杜鹃花赏析
/>
【活跃的思维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蜀国曾闻子规啼,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赏析:
这是唐朝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一首律句,它满溢着诗人的愁情。前两句由花及鸟的思乡迁移笔法,于无声处写出了有声的艺术效果;同时,还以“曾闻”“还见”的对仗引出了花鸟相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蜀国”“宣城”两地交替的时空和“闻”“见”视听并置的现实,如果思维僵化或迟钝,是绝对孕育不出这饱含无限辛酸的乡思愁情的。按常规思维定式,接下去的第三句就应该承接第二句中的“杜鹃花”写下去,可诗人却没有写眼前安徽宣城的杜鹃花,却是让思想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让思绪飞跃到生活了20多年千里之外的蜀地。在写对它的乡思时,不得不抓住具有个性地点的东西:20多岁远离乡土,客旅江湖,从未返乡,而今须发疏落,且又在春天里看见了杜鹃花开,突然想到子规鸟因杜鹃花开而啼血的鸣叫,于是,那声声凄切的哀痛之声,必然让人每转身一次,就有寸肠绞断的感受。因此,第三、四句的出现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这种写法如果没有一种跳跃性的思维与个性特点的相结合,是难以写出这样的绝句来的。 |
|